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伟伦
记者近日从北京海关获悉,为全力抓好开局起步,北京海关出台20项措施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为全年稳外贸促发展工作打好基础。
据介绍,医药健康产业是北京市又一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北京海关在去年推出生物医药产业“6个模式”基础上,优化特殊物品审批管理,根据新出台的20项措施,将对药品、医疗器械不再进行特殊物品卫生检疫审批,提升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加速度”。
为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北京海关将试点进口冰鲜水产品监管模式改革,采用“白名单+风险监测”监管模式,联通口岸海关、属地海关和地方监管部门形成监管闭环,“白名单”企业进口冰鲜水产品无需等待检测结果可直通上市销售,打造北京地区冰鲜水产品进口“优速通”模式。
此次出台的20项措施明确提出,北京海关将深耕“保税+”政策,推动综合保税区更高水平开放,成为连接国内国际制度型开放的“超级接口”,并持续强化首都口岸功能,积极运用口岸通道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等智慧海关建设成果,促进生产要素跨境快速流动,提高分拨效率,助力首都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今年北京海关所属天竺海关将聚焦中小电商企业过期或无法再销售的商品,在综保区内探索建立跨境电商商品联合销毁模式,实现多家企业跨境电商商品集中一次出区销毁,将进一步降低中小电商企业单次销毁成本。北京海关所属首都机场海关优化空港物流“高速路”,创新货库“连程直转”,优化传统出口货物国内到港后出库、提货交接、卡车短驳等环节,允许货物通过站坪内道路进入出口拼装区,实现整体时间压缩70%。“今年我们将继续深化综保区优势,推动大兴机场综保区‘区港联动’模式创新,提升中关村综保区数智监管模式应用成效,做好亦庄综保区封关验收工作,打造创新动能更足的开放新高地。”北京海关企业管理处处长杨燕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