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电影版《长安的荔枝》口碑比雷佳音好?为什么说电影版比电视剧容易改编?
马伯庸的书是写得真不错,也是为了影视化写的书。
他的书的制作班底都好好哦,投资也大,可惜收视效果总不如意,影视化以后观众就是不吃。
他的小说影视化已经好几部:《长安十二时辰》、《风起洛阳》、《古董局中局》、《显微镜下的大明之绢丝案》。
他的书就不适合改编影视化,当初《长安十二时辰》我还是看在易烊千玺的份上,非常艰难地看完了。
《显微镜下的大明之绢丝案》也是看在张若昀的份上看到了一半,他的集数还很短,十几集刚好完成了一个案件。
马伯庸的剧影视化的效果都不是很好,本来故弄玄虚、掉书袋成分太多。
剧本需要大改,剧情和戏剧冲突都需要加强。不然剥掉多余的东西故事情节没多吸引人。
他的剧开头给我一种很惊艳的感觉,制作精良,但是很难从头看到尾,可能是故事本身有问题。
制作是一回事,好看是另一回事,剧情才是最重要的。他的剧前面都会给人制作精良的感觉,也有历史的底蕴在内,可剧情就是没有吸引人慢慢往下看的点。
马伯庸的片子最拖后腿的是故事,自身的IP其实就挺大的,可惜已经快跟不好看绑定了。
有人评价马伯庸影视化的作品他的剧总感觉像看教案一样枯燥,徒有其表,故弄玄虚。例如,有人表示:“总感觉华丽的外包装里三层外三层的好不容易打开,发现里面都是拉菲草。”
如果找不到好的流量明星来捆绑收视率,那还是要找个靠谱的编剧来改。编剧把故弄玄虚的掉书袋的部分去掉,重新捋情节变成一个好故事才更靠谱一些,不然还是会继续集均起不来的场面。
他的小说,只适合爱装或者追求小众的人看。影视化之后除非找帅哥或流量来扛,不然一下子就没有话题度了,光靠那些历史同人小说粉丝是撑不起来的。
《长安的荔枝》除了电视剧改编的难度之外,还有参演女演员有黑历史的争议,这也间接破坏了它的口碑。
相对比大鹏版的电影版本更加遵循小说原著的内容,通过男主这个小人物的视角来以小见大。
有人觉得大鹏版的很像之前那部年会不能停,只是把职场搬到了大唐年间。大鹏在电影里延续发挥了自己擅长的“轻喜剧包裹沉重内核“的方式,流畅地把小人物的窘迫和冷漠的官场,以及腐朽的制度结合在一起。电影中间还加入了不少的搞笑桥段,到了结尾故事收紧,也就是感情最升华的阶段。
这次它的票房和口碑都不错,算是目前上映影片中最好的一个选择,后续的票房还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长安的荔枝》已经是马伯庸系列里目前拍的进步最大的一部,很会从细节入手以小见大,转折也很妙。
马伯庸的书没有那么长,影视改编拉长如果编剧功底不足画蛇添足,这么看来电影版《长安的荔枝》确实更加可以给人带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