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刚刚落幕,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头脑风暴”在张江开启。7月29日,由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思响上海”第二期活动走进“模力社区”,以“人工智能,请回答”为主题,邀请青年企业家、科研人员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治理等热点问题。解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丁利民、张江集团党委副书记韩国飚等出席活动。
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青年力量的推动。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曹淼分享了AI与脑科学交叉融合的最新研究成果,伦理问题引发现场观众的思考。绘话智能联合创始人兰飞介绍了面向银发人群推出的主动式AI陪伴机器人“小白”,让人深入体会到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养老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曹淼分享观点。
绘话智能联合创始人兰飞分享观点。
洞察AI水面之下的三大结构性变革,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引擎从“模仿”升级为“推理”,进化路径从“单体巨兽”转变为“雨林生态”,价值定位从“辅助提效”到“核心引擎”。在他看来,这种转变将带来全新的工作模式和人机关系,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总工程师金耀辉教授(中)、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江天骄(左)回答现场观众提问。
现场观众提问。
人工智能最终要回答的,其实是我们自己想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未来,答案永远不会在机器里,它就在我们自己手中。
为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发挥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联合相关单位推出“思响上海”项目,旨在通过举办接地气的活动,讨论冒热气的议题,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