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博弈转向高加索,特朗普抢先落子
8月6日,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突访莫斯科,与普京闭门密谈后甩出重磅消息:特朗普与普京的"双普会"已进入倒计时,最快8月中下旬将在阿联酋举行。这场被视为"俄乌冲突转折点"的会晤尚未开场,白宫就先给克里姆林宫来了个"下马威"——当地时间8月8日,特朗普在白宫亲自见证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与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签署和平协议,彻底解决两国延续三十年的纳卡争端。
这场突如其来的"和平秀"堪称精准打击:高加索地区素来被俄罗斯视为"战略后院",亚美尼亚不仅是集安组织成员国,更是欧亚经济联盟核心成员。但2023年纳卡冲突中,俄军维和部队眼睁睁看着阿塞拜疆收复失地却无动于衷,导致亚美尼亚国内爆发"叛俄"浪潮。如今特朗普趁虚而入,不仅促成两国领导人历史性握手,更将一条贯穿亚美尼亚的42公里运输走廊命名为"特朗普国际和平与繁荣之路",由美企独家运营并抽取40%收益,亚美尼亚仅得30%。
普京强硬划红线,泽连斯基成"局外人"
面对美国在高加索的攻城略地,莫斯科迅速反制。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8月9日明确表示:"普京与特朗普的会晤将聚焦俄乌冲突解决方案,但泽连斯基必须明白——他能否参与谈判,完全取决于美俄领导人讨论的结果。"这番表态暗藏玄机:俄罗斯并不排斥与乌克兰对话,但前提是美方必须承认俄对乌东四州的主权要求。
事实上,泽连斯基政府早已陷入"外交孤岛"。2025年开年至今,亚美尼亚正式申请加入欧盟,格鲁吉亚亲俄政党掌控议会,连传统盟友匈牙利都因能源利益倒向莫斯科。更致命的是,美国虽口口声声要"24小时内停火",却持续向乌军提供"爱国者"导弹和F-16战机,特朗普更以"部署核潜艇"相威胁,逼迫俄罗斯在谈判桌上让步。
停火钥匙在美俄手中,乌克兰沦为"棋盘"
俄乌冲突的诡异之处在于:当泽连斯基高喊"必须三方会谈"时,美俄早已在阿联酋和维也纳展开秘密接触;当乌军在前线阵亡人数突破15万时,白宫却在高加索开辟"第二战场"。这种荒诞局面印证了地缘政治的残酷法则——正如军事专家詹姆斯·尼克西所言:"美国要的不是和平协议,而是斡旋者身份;俄罗斯要的不是领土妥协,而是战略缓冲带。"
数据揭示残酷现实:2025年1-7月,美国对乌军援达187亿美元,但同期美企在乌重建订单仅23亿美元;俄罗斯虽失去欧盟能源市场,却通过"中间走廊"将中亚天然气经阿塞拜疆输往土耳其,日均收益超1200万美元。在这场消耗战中,真正被架在火上烤的,是那些在巴赫穆特废墟中等待救援的乌克兰平民。
您认为:当美俄在高加索完成利益交换,泽连斯基还有机会坐上谈判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