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上,香樟树枝繁叶茂,层叠的绿意撑起天然凉篷。三两的行人在树荫下散步聊天,墙面彩绘与斑驳光影相映,杨湾路的烟火气便循着风,悄然弥漫开来。包子铺里的包子豆浆冒着热气,有点香飘入鼻的感觉,窗台上的小猫探出可爱的小脑袋,让人忍不住想伸手去抚摸,手工修理铺散发着古老的味道……
早餐店是清晨最先苏醒的热闹,那是生活的第一缕烟火。蒸笼里的包子、饺子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牛肉面泛着诱人的色泽,冒着热气的油条、豆浆抚慰着每一个早起人的胃。摊主熟练地将做好的早餐递到顾客手中,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个人。“刘师傅,今天还加个茶叶蛋不?”“小赵,早班别赶太急!”有人拎着早点快步赶着去上班,有人则悠然的坐下享受这清晨片刻的安静与美味。
社区超市里藏着细碎的欢喜。孩子们挥舞着手里的零花钱,买一支雪糕,心满意足地舔起来。下班的人走进超市,挑一把鲜嫩的小菜,回家烹一桌美食,家人围坐桌前,用美味洗去工作一天的疲惫,生活的美好在光影里闪烁。夕阳西下,烧烤店拉开了生活的夜幕。老板娴熟的烧烤手法、滋滋冒油的烤肉串,香味直钻路人的鼻孔。三五好友露天而坐,生活的一切都化在偶遇的街坊邻居,一声问候蕴藏着浓浓的邻里情。
手工修理铺的门口,一位大姐着急地喊着:“贾伯,家里的娃娃把钥匙弄丢了,您看看能配不?”“这个钥匙能配的。”修理铺的贾伯接过钥匙熟练地忙活起来。他在这里开了二十多年的手工维修,配钥匙、补鞋子、修自行车……样样不在话下。很快钥匙配好了,“回家试试看,不好用的话再过来给弄一下。”“谢谢贾伯啦!”一声谢谢让生活的烦恼烟消云散。
社区里的烟火气,最能彰显着城市治理的民生温度。近年来,杨湾路社区不断完善居民居住环境和民生服务设施,社区开办了养老食堂,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依。新增了居民纳凉亭、休闲桌椅和健身器材,大家晨练和遛弯都有了好去处。季节更迭时有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家庭医生为居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每年一度的能人巧匠志愿者为居民义务维修等服务,居民的生活需求在家门口得到了满足。延续多年的国庆文艺演出和趣味运动会丰富了居民的精神生活。“银龄杯”象棋比赛、乒乓球比赛……让更多的居民了解社区、加入社区,一起治理社区。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那些浸润在三餐四季里的琐碎日常,那些交织在邻里间互动的善意与关怀,共同勾勒出社区最生动的模样。在时光流转中,续写着社区的温暖故事。(通讯员:郑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