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小万家族的@Noodles
天下的影虫,都从蚀蛀全世界的电影开始
26年前,1999年的3月31日,一部可以称之为“伟大”的电影诞生了。
它就是《黑客帝国》。
26年前,基努·里维斯还是清秀“小鲜肉”,导演沃卓斯基姐弟还是沃卓斯基兄弟,大家还在用诺基亚。
虽然时过境迁,但这部电影的魅力依然不减。
小万最近再次沉浸在《黑客帝国》的迷人世界里,不过,这次看的不是正片,而是幕后花絮。
看幕后花絮,涨知识是一定的,同时,它的观感其实也是不输正片的,特别是对这类强调视觉和想象力的科幻大片来说。
接下来,小万就围绕《黑客帝国》三部曲的拍摄花絮来做简单分享,主要集中在演员如何为角色做准备以及主创如何打造名场面。
至于《黑客帝国》的宗教和哲学解读,以及它吸收借鉴了哪些流行文化元素,这些内容早已有无数资深影迷包括学者都做出了分析,此处不赘述。
还是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最实实在在的片场,看《黑客帝国》里最让大家印象深刻的场面,是怎么拍出来的。
四大主演经受魔鬼训练
《黑客帝国》是一部科幻片,更是一部动作片,再确切一点,它是一部向香港功夫片致敬的好莱坞科幻动作片。
导演沃卓斯基兄弟(如今是姐妹)十分痴迷港片,比如李连杰的功夫片、吴宇森的枪战片。
刚刚做导演没多久的他们满怀迷影激情,渴望拍出舞蹈般的连续打斗动作,而不是像好莱坞通常那样依靠剪辑制造假象。
于是他们请来了有“天下第一武指”美誉的动作指导袁和平,用香港的方式来训练四位主演——“尼奥”基努·里维斯、“崔妮蒂”凯莉-安-莫斯、“墨菲斯”劳伦斯·菲什伯恩和“史密斯特工”雨果·维文。
四人当时都没有任何功夫底子,也是第一次与香港班底接触,初期训练难免不适应。
身型健壮的劳伦斯说前两天真的把他搞惨了,雨果·维文则说第一天训练就筋疲力尽,看着那些身手矫健的香港武师,感觉自己永远无法做到他们那样。
袁和平原本觉得两个月的集训足够了,但真正教起来才发现根本不够,于是训练时间延长到了四个多月,让演员们从拉筋、压腿、马步等基本功练起。
基努·里维斯在训练前半程是戴着颈部护具的,因为他当时刚做了颈椎手术,同时双腿无法做大动作。
即便这样,基努也没缺席训练,甚至还时常要求在周末加量练习。
两位导演也对演员们的付出感到“歉意”,但没办法,他们要做的就是出新,更希望找到的演员们都是愿意为之疯狂的合作者,而不是木偶。
《黑客帝国1》里的道场比武即是基努与劳伦斯的东方功夫首秀,大家打几分呢?
大厦枪战与子弹时间
《黑客帝国1》里的动作场面在三部曲里是最少的,但仍贡献了最具辨识度的一场营救戏。
这场戏包含两个重头场景,一是尼奥与崔妮蒂在大厦走廊里的绚烂枪战,另一个是大厦天台上的子弹时间。
走廊枪战部分完全就是吴宇森慢镜头动作美学的翻版,两人皮衣墨镜横穿枪林弹雨。
画面看着很酷炫,但演员在现场遭了不少罪。
为了营造出吴宇森式的绚烂,演员身边布满了炸点,那些被打成骰子的走廊柱并非后期特效修饰,现场跟成片几乎没有差别。
另外,片中崔妮蒂有个走墙+后翻的慢动作,原本是打算用一个镜头完整拍下来的。
但因为凯莉之前练习后翻时扭伤了脚踝,不得不切成两个镜头,留下小小遗憾。
紧接着这场枪战之后的即是大家最熟悉的子弹时间。
很多影迷都知道,《黑客帝国》里的子弹时间是用上百台相机围成环形,然后在演员做动作时同时按下快门,再将相邻的单张照片连起来形成的动态效果。
如今说起来简单,但在1998年拍摄时,导演和特效团队对这一技术尚无充分把握。
所以在大厦天台现场拍摄时,为了有备无患,还是让基努·里维斯和特技演员在威压的辅助下真实演绎了一下“凌波微步”,不过动作确实有些僵硬。
目前电影中的子弹时间效果是全片最后完成(做了大量实验)的几个镜头之一,尼奥与史密斯特工迎面射击的画面也是子弹时间的另一处体现。
史无前例的高速公路追逐
《黑客帝国》第一集大获成功后,手握更多筹码的沃卓斯基兄弟拿到了更高的预算,所以《黑客帝国2》在动作场面的规模和疯狂程度上远超前作。
其中,那场长达14分钟的高速公路追逐大战是全片的华彩,仅这一场戏就足足拍了近50天,烧去4000万美元。
为了最大自由地调度车辆和拍摄设备,也为了确保足够的拍摄时间并保证工作人员安全,剧组在旧金山大桥附近的一块空地上实地搭了一条2公里的双行道高速路。
路两边用木质板做屏障,粉刷成水泥墙体的质感,木板后面就是剧组驻地。
崔妮蒂骑摩托车高速逆行的画面是由获得过全美三届越野摩托车冠军的专业车手完成。
她的每一次蛇行换道是根据路面上的标识提示(后期擦除)完成的,每一辆经过的车的顺序和车速都做了精确计算(当然,后期通过CG增加了车的数量)。
幕后花絮部分有专门用分屏形式对比现场和成片画面,必须要为这名女车手的车技竖大拇指。
可以说,高速路追逐戏之所以至今看都令人荷尔蒙飙升,导演对实拍的“变态“追求是重要前提,特效则为之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