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家里家外》爆火出圈,红果成精品短剧主阵地
2025-03-27IP属地 湖北5


短剧在不断拓宽行业边界。


《家里家外》首先打破了短剧对过去反复被证明过的爆款题材的路径依赖。与古装、甜宠、复仇短剧不同,《家里家外》以上世纪80年代川渝地区为背景,全程采用地道的四川方言演绎年代温情短剧。


故事主体聚焦在一个成都普通家庭,以单身父亲陈海清(王道铁饰)与单亲妈妈蔡晓艳(孙艺燃饰)为人物主线,讲述“耙耳朵”与“辣妹子”的重组夫妻档组合,用爱与包容直面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最终成为真正一家人的感人故事。


虽然以爱、亲情为主题,但短剧《家里家外》并不一味煽情,温暖但也不失幽默的表达方式,成功让观众在欢笑与感动之间来回切换。


年代短剧并不稀缺,此前多部短剧已经将时代背景设定在八十年代。此次《家里家外》将年代短剧难度升级,在怀旧年代剧基础上,开始挑战方言年代短剧。


据《家里家外》主创团队介绍,短剧全员为川籍演员,主演王道铁和孙艺燃均为四川籍演员,剧中其他群演很多为川渝演员。甚至主创团队中,一半都是川渝人。剧中人物全员一口地道的成都话,“歪婆娘”““老汉儿”、“但求疼(无所谓)”“巴适”,让不少川渝人直呼亲切、有趣。


年代剧离不开充满年代感的服装、化妆、道具。《家里家外》除了妆造上有意符合八十年代时代记忆,怀旧道具也贯穿全剧:友谊牌护手霜、雪花膏、电视机票、海鸥牌手表,女排照片,还有作为背景存在的电视机画面内容,女排比赛、春节联欢晚会等等。


当然,“方言”只是《家里家外》众多亮点中最不值一提的优点。“年代”怀旧也只是一个故事的外壳,真正打动观众的还是它温暖的亲情内核,对外输出的价值观以及现代社会越来越稀缺的爱。


《家里家外》对外输出的核心价值观是,“充满变化的年代,不变的家人和爱”。但在重组家庭中,有摩擦、有冲突,爱如何超越血缘、偏见,成为真正的一家人?


图片


在重组家庭中常见的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和解上,《家里家外》有几处升华表达:“我们不是在父母缔结婚姻的那一刻就自动拥有了亲情,是漫长岁月里日复一日的真心,让我们成为了比血缘还要牢固的家人”;后妈的出现不是替代,而是加入,“我只是接着继续爱你”;“在我小时候就知道,遇到危险,叫妈妈比叫救命更管用,我妈妈不是歪婆娘,她是保护孩子的英雄”;“只要家人还在,我们永远不会无家可归”。


短剧甚至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价值观创新,人设思想更具现代性。他们虽然生活在八十年代,但却有着符合当下观众审美的精神内核。女主说,“姐姐不一定非要让弟弟”,“成绩差就是渣子呀?我女儿只是考试一般,她吃饭第一,跑步第一,盘腿斗鸡第一”,姐姐不再被道德绑架,学生不再以成绩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