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的Trends系列共有16本综述期刊,致力于帮助读者了解生命科学、医学和化学领域的最新进展。我们发表具有权威性且易于理解的综述和观点文章,由各领域专家撰写,涉及前沿主题和科研趋势。我们的文章不仅仅是简单的文献总结;而是综合信息,提出新的想法,挑战现有的观点,并对该领域的发展方向提供独特和批判性的见解。尽管Trends的文章大部分是由编辑邀请撰写的,但我们也欢迎向编辑和任何来自科研界的反馈。今天,小编带大家一睹Trends全系列2025年2月刊的高清封面大图和其背后的故事!
请扫描了解Trends16本综述期刊全系列
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
(IF 11.6; CiteScore 22.9)
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是一种受到严格调控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形式,在先天性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坏死性凋亡的关键环节是坏死小体(necrosome)的激活,而含有RHIM-RHIM结构域的蛋白质(包括蛋白激酶RIPK1和RIPK3)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坏死小体激活的变构调控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本期中,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James M. Murphy及同事发表题为“Protein shapeshifting in necroptotic cell death signaling”(坏死性凋亡细胞死亡信号传导中的蛋白质变构)的综述文章,讨论了翻译后修饰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如何调节含RHIM结构域效应蛋白的高阶组装。封面图片由Hanadi Hoblos提供,灵感来源是固态核磁共振解析的蛋白质结构(PDB: 5V7Z)。
图片来源:Hanadi Hoblos
扫码阅读本期
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IF 14.3; CiteScore 28.6)
伤口治疗的未来是等离子体激活水凝胶疗法(PAHT)。PAHT能有效杀死细菌,并促进伤口愈合。在本期中,来自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的Sumyea Sabrin和Endre J. Szili及同事发表题为“Healing wounds with plasma-activated hydrogel therapy”(利用血浆激活水凝胶治愈伤口)的观点文章,讨论了如何通过与AI的结合将PAHT带入社区主导的护理中,包括在农村诊所、家庭和远程防御环境中的应用。
图片来源:James O'Hanlon博士,使用Animate Your Science (www.animateyour.science)网站中的素材。
扫码阅读本期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Trends in Cancer
IF 14.3; CiteScore 28.5)
西方有一句谚语,“当你听到马蹄声时,先想到的是马,而不是斑马”。然而,“斑马”并非如曾经认为的那样罕见。为了纪念世界罕见病日,在本期中,专家们从不同角度讨论了治疗罕见癌症的挑战和机遇。
图片来源:gettyimages/George Pachantouris。
扫码阅读本期
Trends in Cancer
Trends in Cell Biology
(IF 13; CiteScore 32)
在本期中,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Vanina Zaremberg及同事发表题为“Lipids and chromatin: a tale of intriguing connections shaping genomic landscapes”(脂质和染色质:塑造基因组景观有趣联系的故事)的综述文章,深入探讨了核膜结构、脂质代谢和基因组完整性之间的复杂联系。作者描述了脂质和组蛋白修饰如何协同作用,以实现对营养物质的代谢重编程。作者讨论了内质网-核膜对表观遗传代谢物可用性及对各种核活动的影响,还强调了Opi1在膜感应和脂质-染色质相互作用的转录调控中的核心作用,为细胞过程中复杂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见解。
图片来源:The Image Bank。
扫码阅读本期
Trends in Cell Biology
Trends in Chemistry
(IF 14; CiteScore 28)
在生物系统中,氢键是一种非常关键的相互作用。由于溶剂竞争的影响,在水中用合成结构复制氢键的识别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悬而未决的挑战。在本期中,来自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的Canjia Zhai、Alexander Mariscal和Wenqi Liu发表题为“Molecular recognition in water by synthetic hydrogen-bonding receptors”(通过合成氢键受体识别水中分子)的综述文章,讨论了设计出在水中形成强选择性氢键受体的最新进展。为增强这些系统的结合强度和选择性,研究人员利用不同策略开发了创新的解决方案。这些进展为水相分子识别在环境监测、医学诊断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图片来源:Aleksandr Bosoy。
扫码阅读本期
Trends in Chemistry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IF 16.7; CiteScore 27.9)
通过脑补扫描预测个体特征,对于改善诊断、推进个体化医疗具有巨大潜力。大规模联合数据集的使用已经显著提升了这些工具的性能,但某些临床相关指标(如控制抑制试验)仍面临预测准确性较低的问题。在本期中,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Hyejin J. Lee和Caterina Gratton及同事发表题为“Using precision approaches to improve brain-behavior prediction”(精准方法对大脑-行为预测的改善)的综述文章,指出这类工具的主要限制之一是每位参与者收集的数据不足。可以将收集充足数据的精密数据集作为联合数据的有力补充,以提高个体测量的精度。封面图片以望远镜对大脑细节的“观测”为象征,代表了收集足够多的数据可以增强洞察力,以更高的细节和精度推进对关键发现的检测。
图片来源:Ally Dworetsky。
扫码阅读本期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IF 16.7; CiteScore 26.5)
雷切尔·勒伊斯(Rachel Ruysch,1664-1750)是荷兰静物画大师,尤擅花卉的画作。从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到18世纪初期荷兰花卉市场和专业植物园中可供购买的花卉,例如封面图片展示的这幅。这些画作记录了一些物种被引入欧洲栽培的时间,因此可用作研究人类介导的物种跨大陆迁移的材料。在本期中,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Charles C. Davis及同事发表题为“Science × art: spotlighting unconventional collaborations”(科学×艺术:聚焦非常规合作)的短评文章,讨论了如何从艺术作品中获得有价值的生物多样性数据,以及生态学家与艺术史学家之间的合作如何能够揭示过去的生物多样性、栖息地变化和物种相互作用。本期封面图片为雷切尔·勒伊斯约在1735年创作的布面油画《大理石壁架上的异国花卉静物》(Still Life of Exotic Flowers on a Marble Ledge),收藏于美国堪萨斯城的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图片来源:纳尔逊-阿特金斯数字制作与保护部门,Rick Andersen。
扫码阅读本期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Trends in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IF 11.4; CiteScore 20.1)
代谢衰老涵盖从细胞到机体层面的一系列与衰老相关的变化。在本期中,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刘光慧研究员和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的任捷研究员团队发表题为“Exploring the heterogeneous targets of metabolic aging at single-cell resolution”(在单细胞水平上探索代谢衰老的异质性靶标)的综述文章,讨论了衰老过程中细胞代谢的异质性、对干预措施的反应以及如何充分利用单细胞分析的潜力来制定促进健康老龄化的有效策略。
图片来源:Xinxin Luo,使用VI4 Artist-in- Residence Program设计。
扫码阅读本期
Trends in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Trends in Genetics
(IF 13.6; CiteScore 20.9)
传统上,少于100个密码子的开放阅读框(ORF)在基因组注释流程中会被省略。但近年来研究者逐渐认识到,许多短开放阅读框所编码的氨基酸链(被称作微蛋白)在许多生物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作用。本期特刊聚焦于新兴的微蛋白(microprotein)研究领域,从微蛋白的发现、功能、进化历史和治疗潜力等角度探讨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图片来源:Artur Plawgo/Science Photo Library/Getty Images。
扫码阅读本期
Trends in Genetics
Trends in Immunology
(IF 13.1; CiteScore 25.1)
封面图片以“太极”为背景,传达了调节性T细胞(Tregs)在调节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格局中正负摆动的作用。这种力量的悖论和双重性非常复杂,在开发以Treg为重点的潜在癌症疗法时需要考虑到这一特点。在本期中,来自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高庆蕾教授团队发表题为“CCR8: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target against tumor-infiltrating regulatory T cells”(CCR8:有望成为肿瘤浸润调节性T细胞的治疗靶点)的综述文章,讨论了将CCR8作为肿瘤浸润Tregs的假定治疗靶点,这可能为基于Treg的癌症疗法开辟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
图片来源:Huayi Li和T-sign。
扫码阅读本期
Trends in Immunology
Trends in Microbiology
(IF 14; CiteScore 25.3)
冰冻圈(cryosphere)为了解古代微生物多样性提供了独特的机会。当古代微生物被冻结在永久冻土和冰层中时,它们的生物特征可能在不同程度上保存数千年。封面图片描绘了一个代表时光流逝的沙漏,上方球体中装着的古老微生物在时间的推移中降解成了细微的生物痕迹:核酸片段。背景描绘了永久冻土景观以及对其造成巨大破坏的“巨型滑塌”(megaslump),后者是由于日益脆弱的冰冻圈环境解冻和快速变化而导致的。在本期中,来自中国香港大学的Alexander D. Williams及同事发表题为“Ancient environmental microbiomes and the cryosphere”(古代环境微生物组和冰冻圈)的综述文章,讨论了永久冻土和冰如何使古代环境微生物群的研究成为可能,重点介绍了当前所使用的恢复和鉴定古微生物群落的方法和进展,并指出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
图片来源:Jean Zhao和Alexander Williams。
扫码阅读本期
Trends in Microbiology
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
(IF 12.8; CiteScore 24.6)
乳糜泻是一种多因素、免疫介导的小肠疾病,诱因是摄入麸质,终身无麸质饮食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本期中,来自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的Sebo Withoff 及同事发表题为“Human organoids and organ-on-chips in coeliac disease research”(乳糜泻研究中的人体类器官和器官芯片)的综述文章,讨论了综合模型系统(如类器官和芯片器官)如何在对乳糜泻发病机制的理解和新疗法的开发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期封面图片为面包的照片,突显了乳糜泻患者面临的挑战:虽然面包是重要的主食之一,但它可能对乳糜泻患者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
图片来源:Tatiana Lavrova,来自Getty Images。
扫码阅读本期
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
Trends in Neurosciences
(IF 14.6; CiteScore 26.5)
随着转录组学工具的最新进展,哺乳动物新皮质(neocortex)中超过100种神经元类型得以识别。在本期中,来自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Eunsol Park、Matthew B. Mosso和Alison L. Barth发表题为“Neocortical somatostatin neuron diversity in cognition and learning”(新皮质生长抑素神经元在认知与学习中的多样性)的综述文章,指出神经元类型识别的新发展揭示了一类以生长抑素(SST)表达为特征的特别异质性抑制性神经元的功能。封面图片为小鼠躯体感觉皮质第2/3层的一个SST神经元,使用红色荧光蛋白tdTomato进行了标记,突触后位点使用与FAPpost(一种基于神经胶质蛋白的突触标记物)相结合的孔雀绿染料标记。SST神经元显示出带有突触的树突棘(在基底树突上可见)和一个明显的顶端树突,该树突在向第1层上升时分支。
图片来源:Eunsol Park和Ajit Ray。
扫码阅读本期
Trends in Neurosciences
Trends in Parasitology
(IF 7; CiteScore 14)
休眠子(hypnozoite)是复发性疟疾寄生虫(如间日疟原虫)的特征之一,它们是寄生虫休眠的肝脏阶段,可以在感染性蚊虫叮咬后数月到数年内重新激活并重新开始繁殖/发育。在本期中,来自荷兰拉德堡德大学的Richárd Bártfai及同事发表题为“Unravelling malaria latency: parasite intrins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fluencing dormant liver stages”(解开疟疾潜伏期:影响休眠肝脏阶段的寄生虫内在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综述文章,总结了当前已知可能对休眠子休眠和/或重新激活中起作用的寄生虫内在因素以及宿主和环境因素。封面图片展示了恒河猴原代肝细胞感染了食蟹猴疟原虫(Plasmodium cynomolgi,间日疟原虫的姊妹寄生虫)六天后的情况,画面主体部分是一个小的休眠子(右上)和一个多核的肝脏裂殖体(中间)。肝细胞和寄生虫的细胞核用DAPI染色(蓝色);使用抗HSP70(绿色)和抗UIS4抗体(红色)的免疫荧光检测法检测到寄生虫。
图片来源:Annemarie Voorberg-van der Wel。
扫码阅读本期
Trends in Parasitology
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IF 13.9; CiteScore 23.9)
在过去十年里,CAR-T疗法改变了癌症的免疫治疗。该领域当前面临的挑战是,优化CAR-T疗法以增强其效力并扩大其在更多患者中的适用性。在本期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杨莉莉及同事发表题为“Boosting CAR-T cell therapy through vaccine synergy”(通过疫苗协同作用促进CAR-T细胞疗法)的综述文章,全面总结了为增强CAR-T细胞疗法而使用的疫苗策略。作者探讨了优化疫苗剂量、时间和递送的关键因素,以最大限度地发挥CAR-T与疫苗之间的协同作用。封面图片展示了CAR-T与各种疫苗平台(如病毒载体、多肽、mRNA和基于树突状细胞的疫苗)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实现对实体瘤的消除。
图片来源:Xinyuan Shen,使用Microsoft PowerPoint设计。
扫码阅读本期
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IF 17.3; CiteScore 31.3)
生物合成基因簇(BGCs)违背了传统的基因组织结构,是一个至今仍未完全解开的迷人领域。在本期中,来自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George Lister Cawood和Jurriaan Ton发表题为“Decoding resilience: ecology, regulation, and evolution of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s”(解码复原力: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生态学、调控和进化)的综述文章,概述了当前研究对BCGs的结构、调控和功能的最新见解。通过探究BCGs与转座子之间的密切联系,作者提出了应激诱导的表观遗传机制在其进化过程中的新作用,这一机制使植物能够快速丰富其化学成分库,进而能在多变且通常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图片来源:George Lister Cawood。
扫码阅读本期
相关文章
相关动态
-
西门子手机(西门子)8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