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识骗局 非法网贷不可取

   日期:2025-08-05     作者: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www.lekcy.cn/mobile/news/3490.html
核心提示:案例分析:近日,客户陈女士来到浦发宁波分行营业部柜台要求支取现金80万元,银行柜面工作人员按办理流程询问其取款用途时,陈女

案例分析:

近日,客户陈女士来到浦发宁波分行营业部柜台要求支取现金80万元,银行柜面工作人员按办理流程询问其取款用途时,陈女士起先称“男友急用”,但后又频繁询问同行陌生男子取现用途,工作人员察觉异常后,查询发现陈女士名下银行卡内资金80万元为同日一次性转入。为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同时根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反洗钱法》经再次耐心询问后,得知陈女士该笔资金来源为通过中介申请的网络贷款,凭借多年工作经验,推断这很有可能是一起非法网络贷款案件,立即向营业网点运营主管汇报这一情况。

营业网点主管得知情况后,耐心劝阻陈女士:“若有贷款急用,为何男友不自行申请?”揭示资金风险:“无凭证交付,日后财产纠纷如何保障自身权益?”警示负债隐患:“网络贷款数十万元,是否知晓贷款高额息费?”尽管再三劝阻,但陈女士及其同行男子取款意愿依旧强烈。为保证陈女士名下账户资金安全,同时基于近期非法金融活动的集中性,该主管向宁波江厦街道派出所反映该情况,派出所民警火速赶至营业网点。

在民警和网点工作人员协同配合,并进一步向陈女士耐心核实下,查明原因。原来,陈女士因生活日常所需,在某中介公司推介后申请网络贷款20万元,该网络贷款在中介公司参与非法包装后获得80万元贷款金额,但同时需陈女士高达20万元现金作为支付该贷款中介费用。在网点工作人员和公安民警的耐心劝说后,陈女士逐渐意识到自己险些陷入非法网络贷款中介骗局,及时止损,对银行的服务表示万分感谢。

风险提示:

针对以上案例,浦发银行宁波分行温馨提醒您:

1.不法中介会以“秒放款、无抵押、高额度”为诱饵,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实则背后是高额担保费、息费等套路陷阱,加重消费者还款压力;

2.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办理贷款业务,避免通过不明来源APP、网站或非法中介申请贷款,不轻易透露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及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3.如遭遇个人财产被骗,及时向金融机构求助,并向公安机关报警。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