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逮捕“中国间谍”后,泽连斯基再放大招:对中俄伊企业下黑手

   日期:2025-08-09     作者: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www.lekcy.cn/mobile/news/4102.html
核心提示: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突然宣布逮捕了两名涉嫌间谍活动的中国公民,其中一名是被开除学籍的留学生,另一名是他的父亲。两人被指控窃取

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突然宣布逮捕了两名涉嫌间谍活动的中国公民,其中一名是被开除学籍的留学生,另一名是他的父亲。两人被指控窃取乌克兰“海王星”反舰导弹的技术机密。消息一出,引发了广泛关注,很多人都感到困惑:“怎么回事?”毕竟,解放军的武器库里早已更新了好几代的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实在难以理解为何要去偷一款老旧的亚音速导弹。

然而,这只是一个序幕,真正的“重头戏”还在后头。没过多久,在2025年7月底,泽连斯基亲自下令签署总统令,宣布乌克兰将与欧盟同步实施对俄罗斯的第18轮制裁。这一举措不仅将中国、俄罗斯、伊朗等53个国家和实体列入了制裁名单,还特别针对中国的五家企业进行了“精准打击”。这一次,制裁的理由比“窃取导弹技术”更加令人震惊——“援助俄罗斯”。

乌克兰方面声称,俄罗斯军队的60%外购零部件都来自中国,这一点被作为制裁中国的主要证据。而被特别制裁的五家中国公司,则被指控深度参与了两项关键活动:一是帮助俄罗斯组建“影子油轮舰队”,绕过西方制裁偷偷出售石油;二是为俄罗斯的军工体系提供稀土资源,这些稀土对制造导弹和无人机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所谓的“影子舰队”。为了遏制俄罗斯经济,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实施了严厉制裁,但结果却是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并未大幅下滑,反而通过“影子舰队”把石油运往中国和印度等国家。乌克兰认为,这些中国公司就是俄罗斯石油交易背后的“物流大队长”,因此将它们列入制裁名单。

再看“军用稀土”的问题。中国是全球稀土资源的主要供应国,占据全球市场的80%以上。美国和欧洲的军工产业一直依赖中国的稀土供应,甚至在F-35战机的生产中,都因为稀土短缺而面临危机。乌克兰认为,正是因为中国的稀土供应,才使得俄罗斯的军事工业得以持续运转,这也是中国被指控“援俄”的另一个理由。

乍一看,这些理由似乎逻辑严密,但仔细一想却不难发现,整个指控并不站得住脚。泽连斯基的这一系列行动,更多的是象征意义,而非实际效果。乌克兰在经历了三年的战争后,国内经济和工业几乎陷入崩溃,贸易状况混乱不堪。既然如此,他们又如何能够对一个全球数一数二的经济体实施有效的制裁呢?更何况,乌克兰所指控的这些中国公司与其几乎没有任何业务往来。例如,大疆无人机在冲突初期就宣布停止向俄罗斯和乌克兰双方供应产品。

有些许讽刺的是,乌克兰自己却在通过各种途径,从黑市上购买中国产的民用无人机,改装成自杀式无人机,用在战场上。一方面使用中国的产品,另一方面却反过来制裁中国,这种双标的做法让人不禁咋舌。

再对比一下美国。尽管特朗普政府不断提高关税,但面对中国时,他仍然需要多次寻求谈判,希望能够稳定市场。即便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也不敢轻易对中国下死手。反观乌克兰的这份制裁令,其实就像是“蒙古海军”宣布封锁马六甲海峡——听上去很响亮,实际上却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从根本上来说,无论是此前的“间谍事件”,还是现在的“援俄”指控,乌克兰的目的是借此在国际舞台上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支持。他们并不关心“海王星”导弹的技术是否被窃取,也不关心所谓的60%零件是否属实。最重要的是,他们需要一个借口,能够将中国拉下水,并在西方面前扮演更悲情的角色,以此迫使美国和欧洲进一步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

中国外交部早已明确表态,若中国真心支持俄罗斯,这场战争恐怕早在第一年就会结束,哪里需要打得如此惨烈?中国不可能轻易“输血”给俄罗斯。因此,乌克兰所谓的“援俄”指控完全是无稽之谈。

对于泽连斯基的行为,北京迅速作出回应,强烈敦促乌克兰政府纠正错误,并坚决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如此强硬的表态,意味着如果泽连斯基继续走这条错误的道路,西方国家也许会比中国更早介入,来“清理门户”。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中美之间在稀土领域的博弈非常激烈。特朗普为了确保美国的军工和高科技产业不受稀土管制的影响,已经多次请求中国放宽稀土出口限制。而泽连斯基却在此敏感时刻因为稀土问题制裁中国,实际上是在触及特朗普政府最关心的核心问题。美国显然不允许乌克兰在这个问题上继续搅局。

最后,泽连斯基目前在国内的支持度也正面临严峻考验。民调显示,前乌克兰军总司令扎卢日内的支持率远远超过泽连斯基,而且各地反对政府的抗议活动愈演愈烈。在这种内外夹击的局势下,泽连斯基通过制裁中国来转移民众的视线,试图把国内的不满情绪引向外部。然而,这种政客的“转移焦点”策略,不仅无法拯救他,反而可能成为他执政生涯的致命一击。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