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在苹果园中,也在我们的生命里

   日期:2025-03-02     作者:ot7kp       评论:0    移动:http://www.lekcy.cn/mobile/news/947.html
核心提示:《苹果(脸庞)1》 闫冰 2024年 布面油画 200×150cm《苹果(诞生)》 闫冰 2024年 布面油画 180×460cm◎后商展览:闫冰:苹果
图片 《苹果(脸庞)1》 闫冰 2024年 布面油画 200×150cm图片 《苹果(诞生)》 闫冰 2024年 布面油画 180×460cm

◎后商

展览:闫冰:苹果园

展期:2024.11.5-12.25

地点:星美术馆

“在苹果的内部,正在秘密酝酿一场重要的转变……那是由酸涩到甘甜的转变,它们终将会成长为一个个真正的果实,一个个尊贵的礼物,呈现在人类的面前。”在小说《苹果园》中,作者闫冰回忆起幼年家乡苹果成熟、采摘,并进入礼包和渴望之中的情形。

写苹果之后,闫冰开始画苹果。这些画作除了苹果的主题,还有人的主题。苹果是水果,是乔木,是作物,是自然;而人是身体,是关系,是灵魂,是世界。某个瞬间,苹果是下肚子的食物,而换个瞬间,苹果是天赐之物,再换个瞬间,苹果是人类生命的另一种记忆。

在中国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中,个像并不鲜有,但类别与风格并不充分。闫冰的个像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们是事物,诸如土豆、苹果,但它不止于此,它们还是拟人化的事物,观众几乎可以将这些画中的事物看作同类。更重要的是,闫冰的个像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个单体,它们像双螺旋一样,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的生命、新的图像。

闫冰来自天水市某个村庄。我对西北的第一个印象来自我的好友姜巫,他来自积石山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某个村庄,他和闫冰一样有着土豆情结,种土豆、吃土豆、写土豆。在《春天啊春天》中,姜巫写道,树根闪电一样生长/水池里的水要溢出来了/夜晚亮亮晶地照看着土豆/我们长高——天空的巨脸/我们缩小——被揽进怀里/我们加速/春天啊春天。

从村庄到北京,跨越的不止是“城乡二元结构”的鸿沟,而是数不清的信息差、认知差。然而我并不愿反复查看这些荆棘,我想讲述的是走在荆棘中的人,究竟需要怎样才能更好地保全自己、成就自己呢?

闫冰的画唤醒了我关于这部分的理解,是那些我们未曾觉察的相信,庇护着我们,也塑造着我们。刘小东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由……策划”项目中为闫冰策划的展览题名“温暖”,讲的就是这个故事吧。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存在着的我的精神,创造着我,而我借着他的动力将美与品德交付他人,它们连贯在一起就是我们所说的“温暖”。

闫冰的画并非单单有对树、农人、草垛的聚焦,还有对泥土、丘壑、农田的舒展。后者理应被更多地观看和拥抱,实际上在田地里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土地才是至高无上的主角。2009年起,闫冰会用家乡的日用品做作品,几乎每件作品都有泥土的参与,泥土团成球、聚成块,这时候,人与泥土的关系发生了逆转,不再是土地孕育人,而是人造就泥土。想想看,风雨中的农人、日夜的劳作,凝结出的就是这样泥土的事物、泥土的生命。在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棉被》,合起来的箱子上放着牛皮或者棉被。关于这些作品,闫冰曾如是表露过创作初衷:“我没有可以侧重它们的物质属性或者文化属性,我的工作核心在于给它们重新提供一个见面的方式,并且以爱命名。”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