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部纪录片正在热播!让人看到泪崩,又欲罢不能!

   日期:2025-07-12     作者: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www.lekcy.cn/mobile/news/2119.html
核心提示:“我才12岁啊。”当一个癌症晚期的孩子说出这句话《闪闪的儿科医生3》用最残酷的方式,撕开了儿科的真实一角。在第一季、第二季

图片

“我才12岁啊。”

当一个癌症晚期的孩子说出这句话

《闪闪的儿科医3》用最残酷的方式,

撕开了儿科的真实一角。

在第一季、第二季播出时,

这部纪录片就吸引了众多观众。

近日第三季开播,

又成了观众的“眼泪收割机”。

图片

在很多人眼中,儿科医院或许是给孩子治疗感冒发烧的地方。

实际上,这个“人类幼崽维修中心”可能是生命刚开始,就戛然而止的地方。

在这个特殊的科室里,医生不仅要与疾病搏斗,更要走进那些幼小而恐惧的心灵深处。

图片

这部纪录片

让更多人看到儿科医院的兵荒马乱,

和背后真实而温暖的儿科医生。

不但保持了三季B站评分9.9,

累计播放量还超过6亿!

第三季,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故事继续上演。

其中的三个故事,

恰好展现了儿科医生面临的三重挑战

——

如何传达生死宣判?

如何让恐惧的孩子配合治疗?

如何在治病时考虑孩子的一生?

图片

第三季的第一集

就让观众的心情坐起了过山车

12岁的男孩小沐因为头痛头晕被送到医院,核磁共振的结果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右侧丘脑、基底节已被肿瘤完全侵润,连掌管生命的脑干都被占据。

更可怕的是,短短五天内,肿瘤就从48毫米疯长到52毫米。

图片
图片

病理结果出来后,医生告诉家长:这是弥漫性中线胶质瘤,四级恶性,相当于癌中之癌,没有任何可能治愈。

小沐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却要面对最残酷的生死考验。

这也是儿科医生经常要面对的困境,如何向懵懂的孩子解释死亡,如何帮助崩溃的父母接受事实。

图片

唯一让人感到慰籍的是,来自重组家庭的小沐被爱紧紧包围。

住院期间,他身边有两位妈妈的陪伴——亲生母亲寸步不离,鼓励他像勇士一样战斗;陪伴了他7年的继母,想着卖房也要给他治病。两位妈妈来自不同家庭,却给了小沐同样深沉的爱。

图片
图片

被爱包围的小沐,即便身患重病,依然坚强而温暖。

他体贴亲妈的疲惫,会在左手打着滞留针时,坚持用右手帮母亲拎东西。也会为了避免两位妈妈的心理落差,约定一个喊妈妈,一个喊妈。

看到小沐如此懂事,网友们的心情更复杂了。既为他揪心而遗憾,又因为看到了他被这么多人关心,至少能让他在生命最后一段时光,走得更加幸福而有尊严,而感到一丝释怀。

图片

生死之外,

儿科医生还面临另一重挑战。

因为孩子无法准确表达病痛,

医生必须像侦探一般

通过观察、试探

反复询问来寻找答案。

这也是儿科被医学界

称为“哑科”特殊战场的原因。

23年5月出车祸的卡卡,一年内经历20多次手术,对疼痛产生了异常的恐惧。

如今身上的外伤终于快要愈合,却因为当初输尿管支架在体内时间太久,已经布满结石,无法直接拔出,不得不再次手术。

一听到身上还要打洞,卡卡立刻表现出强烈抗拒。用手捂住了脸,不停说“不要不要”。

图片

面对恐惧的孩子,号称“泌尿科段子手”的谢华医生,展现了儿科医生独有的智慧:

他没有急于跟孩子讲道理,只是轻轻抚摸着他的脑袋,安慰他:“麻醉后绝不会感到疼痛。”

等卡卡情绪稳定后,谢医生蹲下来,跟他展开了一场“大人间的对话”,告诉他“如果不手术取出支架管,肾脏就像泡在污水里一样,会有致命风险。”

图片

这种平等的沟通奏效了。进手术室前,原本恐惧的卡卡反过来安慰奶奶,表示自己并不害怕。

谢医生的温柔,并不止于术前的安抚。

手术台上,他发现卡卡很久没洗澡了,便趁着麻醉用碘酒细心擦拭,让他能干干净净地醒来。面对害怕清创的卡卡,他也不强求,而是等麻醉后悄悄完成。

镜头捕捉到的这些瞬间,道出了儿科带来的另一种治愈。医生的手术刀能切除病灶,而他们的温柔,能缝合恐惧。

图片

生死诊断考验勇气,

沟通技巧需要智慧。

儿科医生最难的抉择,

还包括每一个治疗步骤,

都必须考虑孩子未来几十年的人生。

10岁的念念,因为普通流感恶化成爆发性心肌炎,导致右下肢坏死,面临截肢。这个曾经开朗的男孩变得异常沉默,甚至治疗时再疼也不会发出声音。

图片

烧伤整复科的汤焘医生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讨论截肢方案时,医学上最保险的是髋关节离断,但这意味着孩子永远无法装假肢。

于是汤医生,选择了一种更曲折,但更有希望的方案——从膝关节截肢,再从头皮取皮植皮,分段手术,这样可以多保留腿部25公分的长度。

汤医生说,这25公分,就是他将来能不能站起来走路的关键。

图片

除了身体的治疗,汤医生还很关注念念的心理状态。

他注意到这个孩子早就知道自己截肢了,却因为怕家人担心,而一直假装没发现。

面对这个过分懂事的孩子,汤医生花了很多时间指导父母——要鼓励孩子表达情感、培养新的兴趣爱好、让同龄朋友多来陪伴。

手术结束后,知道自己熬过了最艰难的阶段,今后依然有机会站起来的念念,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这声哭声让所有人都感到欣慰,他终于不再压抑自己了。

图片

“不能只把病治好,我们得把人治好”,这是汤医生一直坚持的理念。

在烧伤整复科,他还遇到过一位3岁时,面部被严重烧伤的新疆男孩。脸部的疤痕增生,让他日夜瘙痒疼痛,无法正常生活。

家人们带着他来上海求医,可口袋里只有不到两万块钱,交了一万押金后,剩下的治疗费根本无力承担。

就在这家人几乎绝望时,汤医生接手了这个病例。他不仅精心设计手术方案,分四次为孩子修复容颜,还四处奔走申请基金资助。最终,86000元的治疗费通过基金会和医保报销后,家属只付了3000多元住宿费。

图片

汤医生对贫困患者的执着,源于20岁那年父亲患肺癌时,因为拿不出10万元购买靶向药,无奈离世。这份遗憾,让他下定决心不让任何患者因贫困而放弃治疗。

平时汤医生总被人说”老不正经”,因为他总是“正经不过三秒钟”。但在这份轻松的外表下,却藏着一颗医者仁心,在儿科闪闪发光。

图片

透过镜头

无数人看到了儿科医院里

患病孩子和命运抗争的故事

也见证了儿科医生们

如何用温柔而坚定的力量

为混沌中的孩子重建生命坐标

点燃未来希望

这部优秀的纪录片你看过吗?

留言区来说说你的感触吧

素材来源:哔哩哔哩、SMG发布。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