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刷《藏海传》边上网课之:明代庶出皇帝是咋祭祀亲妈的?

   日期:2025-07-22     作者: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www.lekcy.cn/mobile/news/2310.html
核心提示:咱们书接上回,之前聊到热播架空剧《藏海传》中,不少反映礼法与人情之争的情节,都能找到真实的“历史素材”,比如我们所熟悉的
咱们书接上回,之前聊到热播架空剧《藏海传》中,不少反映礼法与人情之争的情节,都能找到真实的“历史素材”,比如我们所熟悉的明宪宗时期钱皇后与周太后的祔葬争议,以及之前谈过的嘉靖年间震动朝野的“大礼议”!

图片

图源:影视剧《藏海传》


今天我们还想接着聊一聊(扒一扒)明代皇帝的“孝亲故事”——那些庶出皇帝是如何花式给亲妈搞祭祀的。


明朝自明宪宗之后,除了明武宗外,几乎全是庶出皇帝。依据明代的礼制,当皇后们去世后,其神主内供奉于奉先殿,外供奉于太庙,皆奉五享之祀,这待遇相当于“皇家VIP永久席位”。但是依据明初定下的祖制,太庙和奉先殿里每个皇帝只能配一个正宫皇后的牌位,根本没有给庶出皇帝的生母们留下位置。


图片

比如明宪宗朱见深就是庶出,只不过他的生母周贵妃“白发人送黑发人”,儿子先她一步驾崩了,因此宪宗在位时还不存在祭祀生母的问题。但是到了他的儿子明孝宗朱樘这儿可就“抓瞎了”,亲妈纪氏只是个普通嫔妃,按祖制牌位进不了太庙和奉先殿,可皇帝想拜亲妈该咋办?成祖那会儿认了马皇后作亲妈,不过这事儿可不好学,现在前面找不着照着做的例子,这事儿直接成了明朝礼制界的“头秃难题”。


图片

明孝宗的生母孝穆皇后纪氏(1451-1475),要不是后来儿子出息了,简直就是标准的宫斗剧“悲催女配”,成化二年(1466),明宪宗征讨蛮族,纪氏被俘虏后入了宫廷。因为识字又机灵,被安排做了女史。有次宪宗逛内藏库,跟纪姑娘聊了几句天,当场被她的才华圈粉,来了场“仓库偶遇的爱情”。


但当时宪宗万贵妃专宠,又善妒,后宫但凡有怀孕的都得遭她毒手。


图片

纪女史生下皇子朱樘之后,幸亏有吴皇后、门监张敏等暗中哺养,才得以平安长大。直到成化十一年宪宗才知道他的存在,随即被立为皇太子,送去给亲妈周太后在仁寿宫当“隔代亲宝贝”。可惜的是,刚刚认亲成功,同年六月纪妃就突然暴薨(谥曰“恭恪庄僖淑妃”),八月二十六日,葬在了西山。后来大学士尹直撰写的哀册里引用了汉昭帝生母钩弋夫人和宋仁宗生母李宸妃皆早逝的典故:“睹汉家尧母之门,增宋室仁宗之恸。”孝宗读着读着就哭成了泪人。


图片

明孝宗坐像


成化二十三年孝宗一登基,马上打响了“给亲妈争C位”的第一枪,十月二十六日追谥生母纪妃为“孝穆慈慧恭恪庄僖祟天承圣皇太后”,并迁葬茂陵。但孝宗觉得还不够——亲妈的牌位得在紫禁城里有个“专属席位”啊!君臣们翻箱倒柜查古书,发现老祖宗有“奉慈”的礼制,于是决定仿照古制给纪太后单独建庙。但工期太紧,实在来不及在宫里挑风水宝地盖新房,只好在奉先殿附近找了间偏殿当“临时宿舍”,这就是最早的奉慈殿。虽然总算让亲妈在宫里“落了户”,但孝宗嫌这地方太简陋,一直念叨着要换个大点的房子,可惜忙忙碌碌好几年都没顾上。


图片

直到弘治十七年(1504)三月,孝宗的祖母孝肃周太后去世,才让他等来了机会。周太后是英宗的贵妃,也不是正宫元配,依据礼制,也不能奉祀于奉先殿。孝宗本想把奶奶的牌位放仁寿宫前殿,亲妈的牌位挪到后殿,来个“婆媳合住一宫殿”,但是没有落实。大臣们提议在奉先殿东边盖新庙,让周太后牌位坐中间,纪太后牌位坐旁边。孝宗还特意规定:亲妈的牌位这次居左,以后再有类似情况就居右,按顺序“排座”。这个方案是得到了通过,却也没有完全实施。最后还是接着用老奉慈殿——周太后的牌位往中间一放,纪太后的牌位挪到左边,婆媳俩的“座位顺序”这才算是定了下来。


到了嘉靖元年(1522)十一月,世宗的祖母孝邵太后去世了,作为宪宗宸妃,兴献王朱祐杬生母,依祖制也不能入祀奉先殿,又再次出现了这种情况,得,还得接着往奉慈殿里送(这地儿快成“庶出太后俱乐部”了!)。嘉靖七年十月,世宗元配陈皇后去世,按礼制她的牌位该进太庙。但世宗不喜欢这位皇后,赐谥号为悼灵皇后,压根都不给皇后的礼遇。


图片

明世宗画像


大臣方献夫等人一看皇帝脸色,立马心领神会,借口“太庙九庙名额已满”,直接把陈皇后的牌位也塞到奉慈殿,跟孝惠太后做了“室友”。这下奉慈殿可热闹了:孝肃周太后、孝穆纪太后、孝惠邵太后、悼灵皇后四位的牌位挤在一块儿,奉慈殿由弘治初年专祀孝宗生母的殿宇,变为庶出皇帝用作“奉慈”的专用殿堂,逐渐演为“定制”为后世所遵守沿用。


直到嘉靖十五年七月,世宗提出奉慈殿内供奉的三后神主迁陵殿的建议,也就是把三位太后的神主分迁至各个皇帝所在的陵寝奉祀。这波“神主大搬家”直接把奉慈殿干废了,引起了奉慈之制的一次大变革。到穆宗即位,追尊生母杜氏为孝恪皇太后,发现奉慈殿早没影儿了,只好在宫里另盖了座神霄殿——合着明朝皇帝给亲妈争牌位,还得与时俱进搞“2.0版本升级”哈!


图片

从孝宗给亲妈抢牌位,到嘉靖把奉慈殿玩成“太后收容所”,这些看似繁琐的礼制之争,本质都是皇帝在“孝道”与“祖制”间的挣扎。就像《藏海传》里“神位之争”情节,历史上每一块神位的摆放,都藏着帝王隐藏的心思、朝堂的算计,还有时代礼法对人性的束缚以及成全。


咱们下期小课堂再见!


参考文献:

·李东阳等修,日·三根幸夫解题:《正德大明会典》卷81《礼部四十·祭祀二》,汲古书院,1989年。

禹平,王柏中:《明朝内庙祭祀制度探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1期。

杨新成:《明代奉慈殿兴废考》,《故宫博物院院刊》2011年第3期。


编辑:拾 壹
校审:初 言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