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食门店内带有明显标识的冰柜。
冰柜争夺战
品牌矿泉水“千元补贴”争夺排他陈列权
连日来,记者走访南昌多家零售门店发现,矿泉水品牌商正竞相推行“冰柜战略”,通过免费提供品牌冰柜及货品支持,换取零售店冰柜的排他性陈列权,以此抢占市场份额。
在南昌县富山乡的“黄金码头超市”,记者看到店内并排放置着润田翠天然矿泉水的蓝色冰柜,以及百岁山、元气森林等饮料品牌的3台冰柜。店主透露:“在销售旺季,品牌方会为每台冰柜提供价值约1000元的产品(如相应品牌的矿泉水和饮料),用于抵扣电费,同时也作为陈列费用。”他表示,这类补贴具有季节性特点,通常在11月至次年2月的淡季暂停支付。
湾里管理局翠岩路“李氏批发部”店内摆放着农夫山泉、可口可乐两台冰柜。店主明确表示:“每个品牌的冰柜只能摆放该品牌自己的产品。”尽管润田翠矿泉水在该店销量不错,却未能获得冰柜投放机会。店主坦言,主要原因是“颜色不搭”——润田翠主色调是蓝色,而店铺整体采用红色装修风格,因此更倾向于接受红色外观的冰柜。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袁骏表示,本土品牌在发挥本土文化优势的同时,也需要采取更灵活的策略——如提高补贴或增加陈列费等方式,促使零售店接受冰柜入驻。未来品牌间的竞争,将愈发聚焦于小店“最后一米”的阵地争夺,关键在于谁做得更细致、更贴心。
▲ 饮用水自动贩卖机。
线上配送崛起
半小时内矿泉水“下单即送”
就在各大品牌商在线下激烈争夺货架与冰柜陈列权之际,南昌城区线上渠道的快速发展正悄然改变矿泉水触达消费者的方式。红谷滩区汇合家园小区某快递驿站(兼某配送平台站点)负责人王女士表示,线上矿泉水订单量相当可观,每天都有该平台的矿泉水配送到站,其中百岁山矿泉水出现频率尤其高。
6月19日,记者在某即时配送平台以红谷滩区双子塔A区一楼为收货地址搜索矿泉水。结果显示,售价28元/箱(350mL×24瓶)的润田翠天然矿泉水、售价15元/组(570mL×6瓶)的百岁山饮用天然矿泉水等产品,均承诺40分钟内送达。记者实测购买一组百岁山,货物仅用28分钟即送达。
另一家主打“次日达”模式的配送平台,矿泉水销量同样亮眼。平台数据显示:润田翠天然矿泉水(500mL×24瓶/箱)售价15.99元,累计销售6884件,复购用户754人;百岁山饮用天然矿泉水(570mL×24瓶/箱)售价41.99元,累计售出15万件,复购用户113人(注:该平台销售数据为全国总量)。
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指出,线上渠道的可观销量并非孤立现象,它反映了消费习惯与流通模式的多元化趋势。随着电商平台崛起,O2O模式(线上到线下)和即时零售业态的兴盛,包装饮用水线上渠道市场份额正逐步提升,预计可达8%—10%。然而,由于包装矿泉水作为快消品具有高频次、强即时性的消费特点,消费者往往倾向于“即买即得”,因此线下渠道当前仍占据主导地位。
“线上渠道的便捷显著改变了城区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但对于物流网络覆盖尚不完善的乡镇市场而言,即时配送的便利性尚未普及,生存压力正迫使零售商寻求其他路径。”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
▲ 市民购买饮用水。
品牌突围
本地水“拼车进货”
比拼头部品牌“梯度定价”
相比城区的便捷,乡镇市场面临突出的物流挑战。由于单店订货量有限,零售商常需联合周边店铺“拼单”,才能满足品牌商的整车送货要求。新建区西山镇万寿路阿源超市店主表示:“‘润田翠’在我们片区要求订单必须凑满一整车(约1000箱)才送货。”为满足这一要求,阿源超市只能与邻近店铺“拼车进货”。
朱丹蓬指出,这种集单配送模式在城郊及乡镇市场普遍存在,凸显了物流成本成为渠道下沉的关键制约因素。相比之下,百岁山、农夫山泉等头部品牌凭借密集的仓储网络与高效的物流系统,在供货及时性上优势显著,为其市场扩张提供了有力支撑。
记者调查发现,在今夏南昌矿泉水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物流效率的差异最终体现在市场最为敏感的价格环节,促使品牌商纷纷采取精心规划的梯度定价策略。
以农夫山泉为例,其在南昌市场展现出灵活的价格分层:535mL基础款定价3元,主攻大众市场;“长白雪”系列以“5元2瓶”的促销价卡位中端;配备运动瓶盖的款式则瞄准年轻消费群体,定价4元。朱丹蓬评价称,农夫山泉堪称行业“搅局者”,其梯度策略有效覆盖了更广泛的消费人群。
百岁山凭借包装与品牌定位,将价格维持在每瓶2.2元至3元之间,定价略高于润田翠,并在商超渠道占据优势。而在高端市场,芙丝(VOSS)、依云(Evian)以及盒马货架上的斐济水(500mL/14.9元/瓶)和寰彼极(500mL/39.9元/瓶),则依靠水源地故事、精致包装和奢侈品定位构建溢价体系,价格差异显著。
朱丹蓬分析指出,当前南昌乃至全国矿泉水市场竞争激烈,由于“水”本身的原料成本较低,竞争焦点已转向对物流、生产、营销及渠道费用的精细控制。供应链优化带来的成本优势,成为大品牌价格竞争力的基石。
业内专家袁骏进一步阐释了价格差异的本质:从2元一瓶的本地矿泉水到近40元一瓶的进口矿泉水,一瓶水的最终市场身价,实际上是其品牌定位、消费者心理认同与市场竞争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