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素未谋面的人

   日期:2025-07-28     作者: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www.lekcy.cn/mobile/news/2983.html
核心提示:作为“豆瓣2025最值得期待外语电影”的榜单第二名,《碟中谍8:最终清算》在内地暑期档前上映,目前超过4.6亿元领跑票房。和《谍

作为“豆瓣2025最值得期待外语电影”的榜单第二名,《碟中谍8:最终清算》在内地暑期档前上映,目前超过4.6亿元领跑票房。

和《谍影重重》、《虎胆龙威》、《第一滴血》等系列电影一样,《碟中谍》系列是好莱坞商业动作电影代表之一。《碟中谍8》来到了这个系列的第30个年头,一如电影的前一个小时,充满了从1996年第一部以来的回忆杀和剧情铺垫。看起来略显冗长,但对没有看过前作的新观众,应该是必要的背景交代。而对于老粉,整个系列的经典镜头和台词得以保留与重现,“将在5秒后自动销毁”和熟悉的主题曲响起,脑海里的“碟中谍细胞”就被完全激活了。

8部碟中谍电影,实际上跟第7部是上下部关系。就像片头出现“根据布鲁斯·盖勒原创剧集创作”的字样,碟中谍系列在完成一个电影史上的闭环。不仅沿用了很多人物名字和剧情设定,首部电影登场过的威廉·多诺利这次连同当年那把匕首的一起出现,伊森自己都说“我欠你的”,这种遥相呼应实属难得。

碟中谍8:最终清算》围绕跟智体的较量和解决世界核弹危机,展开了全片的故事。与上一部不同的是,智体的内容被压缩到极致,只是起到了线索的作用,对故事走向的影响也被设定在控制大国核弹要毁灭人类的层面。虽然只是噱头,甚至没有进一步干扰主角的神经和智识,也留下一些观影后的争议,但从商业动作片的性质来看,还是站得住脚。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电影似乎最大程度减少了高科技产品、未来概念性技术还有新型武器以及手机、电脑和其他数码产品的呈现。管线密布的笨重炸弹、仪表粗重复杂的控制台、尺寸庞大的监视屏、软盘和录像带、无线电广播、摩斯密码……却占据了荧幕重要镜头。这是好莱坞的复古主义,还是说对30年来的系列致敬?汤姆克鲁斯身兼主演和制片人,可能就是要尽可能表达动作片的纯粹。

也就能理解,伊森在深海、天空的两场重头戏,从逻辑和场景上,跟智体做了绝缘的隔离。同时,场面、特效和动作,延续了碟中谍系列应有的经典。从类型片的想象力和创新上来看,比起前面7部,《碟中谍2》徒手攀岩炫技、《碟中谍3》摩天高楼滚落、《碟中谍4》成龙都不敢相信是实拍的爬迪拜塔……《碟中谍8:最终清算》深潜到海底潜艇,空中飞机上搏斗,都可圈可点。特别是,一黄一红,两架老式螺旋桨飞机展开了最终决战的片段今年已经63岁的汤姆克鲁斯,坚持拍摄时做真人特技。放眼全球电影圈,都是值回票价的,有体能有意愿还真敢这么为影迷奉献的,已经寥寥无几。

图片


《碟中谍8》还一如既往的表现了个人英雄主义和超级大国元素。主角伊森上天入海,无可替代。核弹危机,女总统的个人抉择,生死在一念之间。这些似乎老掉牙的电影因子,在每一部类似的好莱坞商业大片中,几乎都会出现。其实从电影的普遍表现手法来看,总要找到一个危害人类的反派,以及出现拯救大家的正面角色,我国的“流浪地球”系列也是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伊森的IMF团队起到了绿叶衬红花的作用。团队成员各司其职,默契配合伊森,把那些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有惊无险的实现。虽然这次帕丽斯有点像花瓶,格蕾丝这个角色也不尽如人意但是班吉重伤,卢瑟牺牲,还有德加的加入、多诺利夫妇的神助攻,还是让人感受到了强人背后团队的力量。

配角戏份里最浓墨重彩的有两个。一个是“铁肺”伊森从深海回来,昏迷在冰层下面,格蕾丝上前的深情亲吻和人工呼吸,镜头也很美。另一个,就是卢瑟在地下工作室的最后告别。这是从第1部到第8部,一直陪伴伊森的技术大佬,演员也未曾替换都是·瑞姆斯出演。“你永远不必替我担心”的卢瑟,最后跟伊森说的一句台词,可以说升华了电影的精神——

为了素未谋面的人。

伊森也跟着重复了这句话。他率领团队跟智体斗智斗勇,终于解除了核弹危机,其实就是拯救了地球上几十亿的人,让大家免于战争和死亡。而这里面绝大多数的人,可不就是跟他没有见过面么?换句话说,尽管不相识或者看起来不相干,但在人类危难之际,是需要英雄主义,也需要牺牲精神的。

人类终有一天,要面对像人工智能一样的智体,对整个地球和人类世界的利弊取舍。毫不客气的说,也可能双方存在利益冲突,不排除造成人类的重大伤亡甚至毁灭。《碟中谍8:最终清算》里体现的牺牲精神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准则,更是一种哲学层面的思考。在面对极端危险时,个人为了整体利益而做出的牺牲符合人类社会最普遍存在的道德准则。这种精神,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世界,在长期的现实斗争实践中被证明是一种重要的人生哲理,能够帮助人们在困难和危险面前保持英勇和无畏的态度

当伊森最后在刚果奇迹般降落生还,远处放牧的非洲人民向他微笑挥手,他也举手致意。这一幕的安排,导演是有特殊用意的。看起来这会儿波澜不惊,谁知就在刚刚,世界差点毁于一旦。“碟中谍”系列或许还没有结束,因为牺牲与拯救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演绎没有终局。(本文首发在《21世纪经济报道》2025年7月14日第12版“生活家/人文”的“影评”栏目,标题和内容有改动。)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