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关键举措。近期以来,公园街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环境美化、服务创新、宣传引导等多维度发力,让文明新风浸润辖区每个角落,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
艺术赋能,让文明新风“看得见”。老城区的街巷墙面,曾是破损斑驳的“痛点”,如今却成了传递文明的“窗口”。近日,公园街道依托“社区城市合伙人”机制,邀请专业机构在沁园社区、商园社区等破损墙面上进行绘画创作。一幅幅融合美德理念、信用文化的彩绘,不仅为老城区注入美学活力,更以直观生动的方式让“文明守礼”“节俭向善”等文明理念贴近群众生活,让移风易俗从“抽象概念”变成“眼前风景”。
主动搭桥,让婚恋观念“变新样”。“婚俗新风吹进门,幸福生活更暖心”。针对传统婚恋中可能存在的铺张、攀比等问题,公园街道主动破题,由小西湖社区、常青园社区、沁园社区联合鲁媒人婚恋主办的“未来亲家见面会”,创新采用“父母先行”模式,30余位适婚青年家长在轻松互动中交流婚恋观念,潜移默化中传递“简约适度、尊重理解”的新型婚恋观,让健康婚恋理念从家庭源头扎根。
广泛宣传,让文明理念“入人心”。移风易俗既要“造势”,更要“入心”。公园街道构建起“线上+线下”“静态+互动”的立体宣传网,一方面,辖区社区、商业街区等公共场所的LED显示屏滚动播放移风易俗标语,让“反对浪费”“文明过节”等理念融入日常;另一方面,各社区还定期开展宣讲活动,通过身边案例剖析、法律法规解读,让移风易俗成为居民“听得懂、愿意听、记得牢”的心里共鸣。同时,公园街道结合“庆端午”“庆七一”等节日开展的文艺汇演,将文明理念融入歌舞之中,让居民在寓教于乐中争做移风易俗的“践行者”。
创新服务,让环保行为“得实惠”。今年以来,公园街道联合区供销社推进的“一袋式”再生资源回收工作,通过“上门收废品”,以0.6元/公斤的回收补贴串联起千家万户,既解决了废品乱堆乱放的环境问题,又让居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这场关于绿色、文明的基层实践,从“垃圾分类、节俭惜物”的生活细节入手,让“绿色低碳、物尽其用”的理念成为居民共识。
从墙面彩绘的“视觉冲击”到亲家见面会的“观念革新”,从入户走访的“贴心引导”到文艺宣讲的“润物无声”,公园街道正以实实在在的举措,让移风易俗新风尚融入街巷肌理、走进居民生活。下一步,公园街道将持续探索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文明之花在辖区常开不败,让幸福生活因“风清气正”更有温度。
(新黄河客户端王跃海)
编辑:朱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