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安全治理成为WAIC关键词丨南财合规周报(第200期)

   日期:2025-08-02     作者: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www.lekcy.cn/mobile/news/3352.html
核心提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王俊 实习生 白家诚 北京报道每周,“合规周报”会盘点最近一周国外人工智能、科技竞争、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值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王俊 实习生 白家诚 北京报道

每周,“合规周报”会盘点最近一周国外人工智能、科技竞争、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值得关注的动态。

上周,我们重点关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安全治理成为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和姚期智等大咖共同关注的话题;摇一摇广告被要求设置醒目的“一键关闭”;根据最新的行业规范征求意见稿,扫码点餐不应强制收集手机、位置等个人信息。

 AI治理

1、AI安全成为WAIC关键词

周末最热闹的新闻属于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今年大会大咖云集,图灵奖得主、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首次现身中国,在主论坛与分论坛中都输出了他对AI的理解。

辛顿认为,我们正在创造比人类更聪明的AI,当前人类与AI的关系,恰似饲养一只老虎,为了生存,要么摆脱它,要么找到永久保护自身的方法;如今AI已经不可消除,如何训练比人类更聪明的“好AI”,将是全人类的长期课题。

辛顿表示,AI最为严重的、尚未解决的问题是怎么训练AI使它成为善意的AI。

此外,在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全体会议的分论坛里,辛顿还与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在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全体会议上进行了一场巅峰对话。

其中也提到训练AI的重要性。“训练AI比自己养孩子还难,自己养孩子的时候可以告诉子女应该怎么做,可以奖励或惩罚,或者向子女展示好的范例。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去养育AI,用非常精细调整过的数据去养育AI,让AI学习好的行为。”辛顿指出。

姚期智提醒大家,当科技进一步发展,机器人会接管整个世界,这让我们知道人类本身也具有局限性。人类要珍惜现在的发展,珍惜过去几百年沉淀下来的智慧。

2、中国发布《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发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共建数字基础设施与算力标准、促进技术开源共享与伦理规范、推动"AI+"行业赋能与南南合作等13项行动方向。

其中,《计划》强调了优质数据供给的意义:以优质数据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合作推动数据依法有序自由流动,探索构建数据共享的全球性机制平台,合作打造高质量数据集,为人工智能发展注入更多养料。同时,积极维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提高人工智能数据语料多样化,消除歧视和偏见,促进、保护和保全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和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3、浏览器正成为AI智能体的超级入口

近期,业内逐渐达成共识:AI 竞争正逐渐从聊天机器人向浏览器迁移。浏览器在互联网时代的流量入口逻辑,在AI时代依然适用。

可以看到,各家厂商正积极打造 AI 浏览器,通过个性化智能体体验来吸引用户。

当地时间7月18日,Perplexity CEO 阿拉文德・斯里尼瓦斯(Aravind Srinivas)透露,该公司正在与移动设备制造商(OEM)洽谈,希望能够在智能手机上预装其新推出的 Comet AI 移动浏览器,这将直接挑战谷歌Chrome移动端的垄断地位。

行业头部OpenAI,也正在推进自己的AI浏览器,将集成聊天界面和AI代理功能,让用户在ChatGPT式本地界面完成部分交互,减少传统跳转网站的行为。同时,浏览器将深度整合AI Agent,可代表用户完成如预订、表单填写等操作。

个人信息保护

1、摇一摇广告被要求设置醒目的“一键关闭”

被消费者吐槽多年的“摇一摇”跳转广告,迎来更明确的行业规范。

7月22日,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发布《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摇一摇广告触发行为安全要求》(下称《实践指南》),旨在确保用户自主选择摇一摇广告触发,避免误导和强迫跳转。

本次《实践指南》明确了“透明性、自主性、个人信息保护”三项基本原则,并细化了App运营者与第三方广告SDK的分工。例如,第三方广告SDK不得设定过于敏感的触发参数,App则需提供醒目的“一键关闭”通道。

此前,关于摇一摇等广告规范频出,但“摇一摇”等广告乱象仍难根治。21记者此前独家获悉,有第三方聚合广告SDK平台“指导”App开发者,根据监管检测形式,动态调整参数,躲避监管。最近这套灰色策略引起监管关注,约谈了第三方广告SDK。(详见:

用户刷广告 平台赚钞票,揭秘大厂如何指导APP规避监管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50708/herald/b26d4a1e79fee98a225fb47d8054b6ba.html) 

2、扫码点餐不应强制收集手机、位置等个人信息

7月22日,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扫码点餐个人信息保护要求(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8月4日。

《实践指南》要求,扫码点餐服务应避免四类行为,一是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强制收集或通过小程序频繁弹窗提示收集用户平台账号信息、手机号、位置等非必要个人信息。二是强制关注公众号或注册会员。强制以关注公众号、注册会员等为由收集餐饮用户手机号、生日、性别等信息。

三是未经用户同意处理个人信息。收集个人信息用于餐饮用户授权以外的目的、未经用户同意向第三方提供用户个人信息。四是未提供个人信息删除功能。提供账号注册功能收集餐饮用户个人信息的,未提供有效的注销账号途径;餐饮用户注销账号的,未及时对其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或匿名化处理。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