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民生点滴 情暖万家灯火

   日期:2025-08-07     作者: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www.lekcy.cn/mobile/news/4023.html
核心提示:夏日港城,海风温润。7月15日下午,阳光透过秦皇岛市海港区新闻西里小区的绿树,洒在居民秦瑞英专注的脸庞上。作为小区学雷锋志

夏日港城,海风温润。

7月15日下午,阳光透过秦皇岛市海港区新闻西里小区的绿树,洒在居民秦瑞英专注的脸庞上。作为小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骨干,她正端详着小区通知栏里张贴的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相关内容。

“盼了又盼,这次改造可真是把咱的心愿纳进去了。”秦瑞英的期盼,正是秦皇岛市2025年民生实事在基层落地的生动注脚。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初,市委、市政府用心用情抓民生、兜底线,研究决定继续实施民生实事项目,《秦皇岛市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方案》出炉。从老旧小区改造到农村厕所提升,从零工市场建设到精准助残服务,从中小学生脊柱侧弯防控到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一笔一画奋力描绘民生保障的“秦皇岛答卷”。

优居提品质 城乡换新颜

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优居”,各级党委、政府承诺的民生实事正一点点变成现实。

建于1994年的新闻西里小区,历经岁月,道路管网破损、地面坑洼、屋面防水老化等问题日益凸显。这里是秦瑞英的家,也是今年全市97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之一。

“年初就来‘座谈问需’,虽然小区之前改造过两次,但老问题还需要新方案解决。”秦瑞英说。

市住建局老旧小区改造办公室负责人王怀鑫介绍,1月24日,他们便组织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和业主代表、设计人员座谈,按照“一小区一方案”原则,广泛征集居民改造意愿。通过几轮征询,最终确定改造内容包括重新规划现有场地、增设活动设施、拆除小区违章建筑、补种绿植、规整路网、修复破损路面、重新规划人车分流路径、合理规划停车位、优化停车布局、配套建设雨水收集池、排水沟等。

今年,全市将改造97个小区、总建筑面积34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45847户。截至目前,居民改造意愿比率达标率100%,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01亿元悉数到位,已完成投资额2.2375亿元。

城乡同步,宜居宜业。走进卢龙县燕河营镇耿各庄村陈志友家,新改造的厕所整洁明亮,白色的抽水马桶崭新洁净。“房顶厚实,门框加宽,比过去干净太多了。”陈志友的幸福,源于镇里改造严守的“群众满意、环保达标、建新拆旧”三原则。

一点一滴的改变,为的就是精准对接村民实际需求。燕河营镇镇长董青圆介绍,施工前镇里召集施工方,优化成本、严控质量,创新使用高标号水泥增强强度,选用水洗砂提升防渗效果,并在部分村试点优化排风设计。截至7月底,全市1.9万座农村厕所改造任务已完成16423座,燕河营镇的180座任务已于6月上旬率先告捷。

与此同时,一条条“四好农村路”蜿蜒延伸,年底前建设改造185公里;农村物流服务加速升级,致力打造省级农村物流服务品牌,推动县级建成客运、物流、旅游、商贸于一体的综合运输服务站;6所义务教育学校正扩容提质,新增校舍面积4.2万平方米;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网越织越密,确保充电端口与电动自行车比例稳定达到1∶5以上……城乡基础设施的迭代升级,正重塑秦皇岛城乡的崭新面貌。

就业稳根基 民生增底气

零工市场,托举灵活就业梦想。位于海港区民族路168号的海港区零工市场,今年1月落户主城区繁华地段,交通便利,降低了求职者与雇主的双向成本。“一站式”综合服务区、岗位对接区、生活服务区窗口有序分布,求职登记、信息发布、职业指导、政策咨询、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等全链条服务触手可及。

“您好,求职请扫这个‘云冀就业’二维码,或微信搜索小程序,岗位、薪资、距离、电话一目了然。”零工市场工作人员刘海燕热情引导求职者。她说,“云冀就业”小程序还设有企业版,方便用人单位招才纳贤。

海港区零工市场的运营方是秦皇岛市聚贤人才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这家企业还负责北戴河区、昌黎县以及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戴河新区零工市场的运营管理。

“云冀就业”小程序是与海港区人社部门合作的深化改革项目,去年5月研发,10月上线,成效显著。截至7月底,小程序个人用户超4.8万人,入驻企业843家。“让找活儿像点外卖一样方便!”秦皇岛市聚贤人才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梁园一语道破初衷。

为了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今年民生实事中的就业促进项目目标十分明确:创建规范化零工市场5家,开展创业服务2万人次,失业人员再就业1.3万人。6月27日,我市还正式出台《2025年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措施十五条》。目前,已评选出市级“零工市场”6家,完成全年目标;开展创业服务24493人次,已完成目标任务的83.89%;失业人员再就业12051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9.93%。

政策暖民心 保障更有力

民生保障的厚度,更体现在对特殊群体的精准呵护。精准助残服务,是今年民生实事中最暖心的守护。

为了切实做好精准助残服务工作,真正把好事办好,我市依托残疾人动态更新数据,对困难群体优先保障,2024年下半年完成造册建档,超前谋划“一户一案”个性化服务。市残联领导班子带队下沉县区专项督导,深入机构、家庭协调解决康复救助、就业帮扶等难点堵点。

作为全市20个残疾儿童市级定点康复机构之一,也是唯一具备聋儿康复训练资质的机构,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党支部书记张兴政深感责任重大。“中心以聋儿、智力发育迟缓、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为主,今年中心承担了为62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的任务。”他介绍。

张兴政和团队成员还坚持定期送教上门,倾听家长诉求,每逢节日联合爱心企业慰问。他们特别关注不同康复效果的儿童,对效果好的鼓励坚持,对效果一般的深入分析原因,为困难家庭提供上门特教服务。

60岁的张国红刚刚退休,孙子牛牛曾是全家最大的牵挂。3岁半时,牛牛确诊听力障碍,医生说孩子的听力可能随年龄增长逐渐丧失。

“当时感觉天都塌了。”为植入人工耳蜗,家里四处筹钱,可后续康复费用同样沉重。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两年半的坚持,最初每周四节一对一的课,今年初因效果显著减至一周一节,6月18日,牛牛顺利“毕业”。

张国红翻出手机里存储的视频给记者看,这是去年康复中心的秋季运动会上,牛牛作为学生代表发言的视频,孩子的表现落落大方,声音虽然稚嫩,但吐字清晰。“孩子能接受免费康复训练,省了几万元,我们感恩社会,感恩国家的好政策。”如今,全家正满怀希望地为牛牛准备上小学。

数字无言,却最有力。截至7月底,我市已为646名残疾儿童进行康复救助,完成全年目标的126.67%;已为4203名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完成全年目标的93.39%;已为4798名残疾人完成辅具适配服务,完成全年目标的102.09%;已为1650名残疾人提供就业培训服务,完成全年目标的103%……精准帮扶,点亮了一个个家庭的希望之光。

一件件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书写了更有温度、更有质感的民生答卷。

来源:秦皇岛日报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www.lekcy.cn/file/upload/202508/07/143926122.jpg" alt="" />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