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已至,回首刚溜走的 3 月行情,那特征简直太扎眼了,就俩字:“乱套”!美股跟抽风似的大跌,咱 A 股则是 “东升西落” 的态势。于是 3 月里最喧嚣的声音就是:美股药丸,A 股要开启超级大牛行情了!咱先别忙着瞎猜牛市到底有多大,仔细掰扯掰扯美股和 A 股的关系,说不定就能瞅见 4 月真正的赚钱机会,这对咱普通投资者来说,那价值可太大了,下面我就给大伙唠个明白。
美股到底行不行,感觉和数据那完全是两码事。从感觉上来说,美股简直烂透了,经济跟霜打的茄子似的,有衰退风险,而且 AI 的神话被 DeepSeek 戳破后,就好像美股头顶的天要塌了一样,让人心里直发慌。
但你要是敢说美股现在这跌幅,过去就没出现过?可别闹了!2020 年、2023 年不都经历过嘛。再把时间线拉长瞅瞅,美股对比咱 A 股,那优势依旧跟泰山一样稳稳在那。就说美股上涨,可不是平白无故的,那都是有真本事的。其一,美股的分红回报率在全球那都是老大,真金白银往外掏,毫不含糊,就跟个慷慨的大款似的;

其二,美股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积极性,全球都找不出几个对手,回购量那叫一个大,远远把 IPO 融资量甩在身后。这就好比股票数量越来越少,可买家的购买力却越来越强,股市想不涨都难。

就拿苹果来说,过去 10 年,人家回购了 949.49 亿美元,分红 152.34 亿美元,加起来回馈股东 1101.83 亿美元。这还不算啥,过去 10 年,苹果 42% 的股份被回购注销,这规模,相当于咱 A 股总市值的四分之一啊!美股分红回购总额常常是融资总额的好几倍,再瞧瞧咱 A 股,分红回购总额连融资额都比不上,这差距,一目了然。
美股最近为啥跌得这么惨?从历史角度看,就是之前涨得太猛了,都快飞上天了。就拿标普 500 来讲,过去近 100 年,涨了 317 倍!在这种情况下,每隔几年,历史上总会来一次大调整。再看看最近 30 年的标普指数,要么不调整,一调整起来,那幅度大得吓人。

这么说来,2025 年标普恐怕现在还没跌到位呢,这对咱 A 股来说,当然是个好消息。毕竟全球资金就像个跷跷板,此消彼长嘛。但这还远远称不上资本市场已经 “东升西落” 了,倒更像是咱 A 股迎来了一个难得的窗口期。
咱国内的专业机构,可没那么傻,不会一拍脑袋就觉得美股不行了,全球资金都会一窝蜂涌进 A 股。嘴上可能会喊喊口号,但心里肯定有数。所以对于这种千年一遇的窗口期,那绝对是当宝贝一样珍惜,肯定会借机大干一场。
瞅瞅之前 AI 和人形机器人板块的炒作,就能深切感受到专业机构对这个窗口期的重视程度。而且很明显,目前这个窗口期还在,所以 AI 和人形机器人的炒作绝对不是终点。前两周炒固态电池的时候,就有机构放话了,说所有机器人都离不开固态电池;炒新能源汽车的时候,也有大佬直言,如果连智能汽车都搞不定,就别谈什么人工智能了。这就是专业机构在利用窗口期,不断挖掘新热点。
总之,真要炒作起来,那些高大上的投资逻辑,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总能被挖掘出来。所以关键就在于机构的态度。但机构的心思可不好猜,他们和散户天生就是死对头,在博弈中,信息差大得像鸿沟。机构看散户的整体动作,就跟看透明人似的,清清楚楚;可散户想看机构的动作,那比登天还难。就算偶尔有几个散户运气爆棚,猜对了机构的动作,可一旦这样的散户多起来,机构马上就会变脸,改变动作,到时候散户又得傻眼,全错了。
不过,好在现在金融模型越来越牛,计算机算力也越来越强,咱有了更厉害的武器来分析市场。就好比拿着一把超级探测器,对原始交易数据进行全方位收集、精挑细选、系统整理,再深挖到底,然后借助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就能发现好多隐藏在市场背后的特殊规律。其中,“交易行为” 数据,尤其是机构交易行为数据,因为具有连续性、规模性和重复性的特点,就像一把万能钥匙,能打开许多以往根本发现不了的交易细节之门。
就拿长华化学(301518)来说,在 3 月 24 日之前,一直跟个蜗牛似的,横盘窄幅震荡,到了 3 月 24 日,突然破位下跌,那走势,简直惨不忍睹,就好像资金都长了翅膀,疯狂出逃。可实际上呢,机构资金跟打了鸡血似的,积极参与,哪怕破位了依旧热情不减,这就是机构提前布局的铁证。机构挖掘热点就是这么干的,悄无声息地提前行动。

结果 3 月 24 日之后,这股票跟吃了兴奋剂一样,连续 3 连阳大涨,不但把之前跌的都涨回来了,还突破创新高,这就是机构的厉害之处。还有怡达股份(300721),在 2 月 25 日 - 3 月 19 日期间,指数缩量横盘,一点要上涨的迹象都没有,可就在这段时间里,机构天天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积极参与,到 3 月 20 日,参与积极性直接爆表,大幅活跃起来,股价也跟着一飞冲天,5 天就涨了 50%。

这种观察机构动作和单纯看股票走势的差别,简直比白天和黑夜的差别还大。对于投资者手头持有的股票,背后的机构到底是在积极参与,还是在消极躲避呢?咱可不能再凭自己的喜好瞎判断了,而是要学会去观察机构的动作。大家可以到应用市场上搜索并安装 “博尔系统”,赶紧用起来,尝试分析自己手头股票背后的机构行为,这样才能在投资中抢占先机。
PS:
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是我用系统观察的「机构交易特征」数据叫做「机构库存」。
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如果机构资金长时间参与一只股票,那么它的态度其实很明确。
如果不看好的话,会持续参与一只股票的交易吗?显然是不会的!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