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称陶喆是华语乐坛“R&B教父”,其实,从第三张专辑《黑色柳丁》开始,陶喆就已经明显在音乐里越来越多地呈现摇滚乐的高比重,而摇滚乐的吉他音墙加上R&B多变的节奏律动,可以看成是陶喆音乐的两个“支点”。因此,陶喆的音乐世界远远不仅仅只是R&B一个标签那么简单。
而这首《Stupid Pop Song》开场的旋律及和声线条也是陶喆非常典型的R&B,之后鼓点的加入又带来摇滚黄金时代那种饱满又扎实的音乐质感。整个前半段有着年代的厚重感,就像从黑胶时代穿越到数字时代的音乐,甚至尾段还冷不丁插进来《黑色柳丁》前奏采样。
但是,这样的情怀却又被陶喆本人打破,突然响起的Hip-Hop律动以及Auto-Tune处理下的电子人声,瞬间就把人拉到了当下和现代社会。这个变奏般的处理,不仅让作品有了多元的层次,也形成了一冲戏剧化的听感冲突。这也难怪《Stupid Pop Song》在HitFM全球首播时,DJ会把这首歌曲和Queen乐队的代表作《Bohemian Rhapsody》联系到一起,而后者在摇滚乐历史上也是最早出现、最具代表性的歌剧摇滚经典。
而且,陶喆在这首歌曲里根本就没有把自己放到一个前辈的位置,通过老道的处理,让更多歌迷掉进情怀的陷阱。虽然歌曲前后的结构上依然能体现出作为一个“OG音乐人”在技术上信手拈来、化繁为简的老练,但在整体的表达上,陶喆完全是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姿态,看不惯的就说出来、指出来,而且直指问题的要害,这很青春,也很摇滚。
歌曲《Stupid Pop Song》在音乐文本的内核上,总结下来,就是流量时代对于唯流量的批判。当写歌都成为程式,当流量成了大家的人生追求,很多清醒睿智的普通人,日常的那些吐槽,全都化为精准的音乐语言,出现在了这首新歌里。
所以,这首《Stupid Pop Song》有不服和不爽,比如陶喆的那段Rap就直抒胸臆,表明了自己处于这个疯狂时代的态度,而用音乐去对抗这种不爽,用超长结构去创作和处理作品,则是一个音乐人回归音乐初心最好的表达。
另外,这种歌剧摇滚的结构本身,既是对自我经典模式的颠覆,也是用另一种方式来体现出陶喆融合的音乐理念,只是以前的他用到了民谣、中国风、重金属等元素,而这次他则玩转了Auto-Tune、R&B、摇滚、说唱,甚至Trip-Hop节拍的Fusion。
更何况,在这首经典元素与创新概念融合的作品中,你可以听到陶喆的呐喊与反思,但一切却都不是沉重的,戏剧化的冲突加上自嘲的元素,甚至让歌曲充满悬疑,也显得非常好玩。再加上就像歌名里的Pop表现的那样,整首作品的听感还是流畅的、动听的、波普的,这也真的是反套路批流量,看似Stupid,但其实是真诚和实在,是初心和创新,也是华语乐坛最好的榜样和示范。
提到这首歌曲时,陶喆发文说道,“我不能够预见它会收获掌声还是争议,但对我来说,它就是一首‘Stupid Pop Song’——写给音乐,写给你们,也写给那个曾经被规则困住、反复纠结,但最终还是找回初心的自己。”